PG(中国电子)官方网站

诺基亚起诉吉利欧洲通信专利围剿中国车企|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试玩游戏平台
电话

023-67505230

诺基亚起诉吉利欧洲通信专利围剿中国车企

标签: 专利的简称是什么 2025-08-14 

  提起诺基亚你什么印象?是不是落后、被淘汰的代名词?半个月前我在微博上就是质疑了一下看到的一个观点,就被博主diss为“用诺基亚思维永远看不懂苹果”。诺基亚显然已经成为一个骂人的词了。

  从7月18日开始,诺基亚在欧洲向中国车企吉利发起一系列诉讼,告吉利未经授权在汽车中使用了诺基亚的四项专利技术。

  起诉涉及3家法院,吉利和旗下极氪、领克、莲花、smart多个品牌,和这些品牌所在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等18个市场的32家分公司。

  诉讼涉及的专利全是蜂窝通信的“标准必要专利”,英文简称SEP,只要车辆搭载4G、5G联网功能,这些专利就无法绕开。

  前两年就是因为诺基亚的专利案胜诉,让OPPO和vivo在德国禁售了。这次如果诺基亚再胜诉,上面提到的吉利旗下那些品牌都有在欧洲停售的风险。

  吉利是诺基亚向中国车企开的第一枪,2个月前的6月9日,诺基亚无线技术首席许可官苏珊娜·马蒂凯宁曾在官网发文,介绍诺基亚在无线技术上的许可进展。其中特意提到中国汽车:“我预计,今年将是中国汽车牌照发放的转折点。要么我们将看到更多的中国汽车公司签署许可证,要么我们将看到更多的专利持有者提起诉讼。”

  2019年3月,诺基亚在德国起诉戴姆勒,这个官司都不是因为没有交专利费,而是掰扯专利费应该谁交的问题。

  什么意思?奔驰车上的通信模块是由德国大陆集团提供的,奔驰、大陆和其他相关供应商都同意由大陆支付诺基亚的专利使用费,但是诺基亚就是不同意,执意要奔驰支付。

  这个官司打了2年多,诺基亚胜诉,奔驰有在自己国家被禁售的风险。大家知道德国法院有多轴了吧,连自己人都干。奔驰没办法,在2021年6月跟诺基亚和解,每辆车交给诺基亚15美元的4G专利许可费。

  跟诺基亚和解的同一时间,奔驰还做了一个动作,加入了一家叫Avanci的专利授权平台。重点来了,这个普通老百姓从来没听过名字的组织,接下来很可能成为中国车企出海的噩梦和枷锁。

  简单介绍一下Avanci,它的创始人兼CEO叫Kasim Alfalahi,原来是爱立信的首席知识产权官,2016年离开爱立信创办了Avanci。

  我从2022年初开始接触Avanci,2023年9月在北京面对面采访过这个创始人CEO,据他自己说他是办了件大好事,创造了一种更加简单、透明、有可预测性的专利许可方式。

  Avanci的商业模式其实很简单,左手把尽量多的蜂窝通信标准必要专利持有人拉到一起,右手把尽量多的车企拉到一起,它做中间人、交易平台,把这些专利统一打包,卖给加入它平台的车企。

  这个模式听上去不错,但对车企、对汽车行业来说存在3个问题:一,专利费应该谁出?二,专利费应该出多少?三,是不是涉嫌垄断?下面我们一条一条来分析。

  第一,专利费应该谁出?前面讲的奔驰、大陆跟诺基亚的官司焦点就在这里,汽车业以往的做法是通信模块供应商解决相关的专利问题。这样做最大好处是减少主机厂的工作量。之前有个视频我们说了高强度钢板的专利问题,也是归冲压件供应商来解决的,汽车上那么多零部件,如果都让主机厂一一去直接面对,主机厂啥也别干了,整天研究专利打官司吧。

  由供应商解决的另一个好处是成本可控。你通信模块相关的通信专利,怎么收费肯定要参考通信模块的成本、价格。但Avanci的模式是向主机厂收专利费,参考的是汽车整车的成本、价格,这就高得不是一点了。

  但是我凭什么按整车费率给你交钱啊?你通信专利跟轮胎、跟钢板、跟玻璃有什么关系?

  第二,专利费该出多少?以往车企是由供应商跟专利持有人协商解决的,你情我愿就行,Avanci出现以后,给打包后的蜂窝通信专利定了固定价格:5G是每辆车32美元,4G是每辆车20美元,注意,是每辆车啊。

  这里很多媒体自媒体报道有误,计算的是4G+5G,20+29得出来最终价PG电子模拟器 PG电子网站格49美元,实际上Avanci的价格体系是向下兼容的,你买了5G包就不用再买4G包,不存在两个同时购买的问题。

  另外这个29美元哪来的?其实是一个5G包的限时优惠价,“在2024年2月16日前或首次售出5G网联汽车前(以较晚者为准)签署5G许可协议”的,可以享受每车29美元,其余标准价格都是32美元。吉利旗下这些被告的品牌,应该都已经不符合29美元的限时优惠条件了。

  32美元折合人民币230块,这还不是车上所有通信相关的专利费,这个我们后面再说。而且不管你是500万元的车还是5万元的车,都要交230块,明显是有问题的。

  我认为,知识产权当然要尊重,专利当然要付费,但这都不是漫天要价、拦路抢劫的借口。

  关于费率问题,我们国家就成功阻击过诺基亚无底线月,重庆法院做出了全球首个关于手机5G费率的判决,判诺基亚2G-5G专利组合在中国单台手机的许可费是0.707美元,折合人民币5块钱,远低于诺基亚要价的3欧元,25块人民币。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费率。

  第三,这么做是不是涉嫌垄断?这个问题2年前采访Avanci创始人CEO的时候我当面问过他,他的回答原话是“形成垄断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只为获取专利许可提供一个选择,相关公司依然可以选择去达成双边协议。Avanci不拥有任何的蜂窝技术专利。”

  这就是Avanci精心设计的规避方案,他们号称平台不是强制和独家的,汽车公司可以跟专利持有人单独签约,也可以跟Avanci签约。但实际上,每次这种专利诉讼都是诺基亚这种骨干成员去跟车企打官司,而官司的最终结果都是车企加入了Avanci平台。

  诺基亚这种企业是最愿意跟Avanci合作的,因为组团收保护费总比自己单干划算得多,而且诺基亚还可以吃两头,它加入Avanci平台的只是蜂窝通信技术专利,其他专利比如WLAN,我们熟悉的Wi-Fi就属于WLAN,就不在Avanci的专利池里,意味着诺基亚除了跟其他通信公司分享32美元一辆车之外,自己还能再去敲诈一笔WLAN的专PG电子模拟器 PG电子网站利费。

  我不是很了解通信技术啊,除了蜂窝技术、WLAN技术,还有多少种技术?要是都来割一遍韭菜的话,汽车光通信这块的专利费成本得多高?

  对这个事情我还是那句话,知识产权当然要尊重,专利当然要付费,但这都不是漫天要价、拦路抢劫的借口。

  专利保护其实是把双刃剑,很容易让专利持有方坐收渔利裹足不前,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欧洲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最近几次技术革新中完全消失,从互联网、移动互联到新能源汽车、AI智能,哪怕是社交App,欧洲都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企业。

  上个月,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发布“2025全球科技品牌价值100强”榜单,欧洲上榜企业只有9家,其中还不乏诺基亚、爱立信这种上个时代的企业。

  我严重怀疑,至少从趋势上讲,杭州一个城市的科技公司实力能否吊打整个欧洲。

  欧洲人这么干是会付出代价的。7月27日被称为欧盟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冯德莱恩跟特朗普签订了欧盟历史上、欧洲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欧盟对美国的大多数商品进口关税15%,钢铝铜几个大宗金属是50%,反过来欧盟取消了大多数从美国进口产品的关税。而且承诺欧盟未来3年购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

  我看完都惊了,这不是当年大英帝国跟满清的翻版吗?丧失关税自主权,只不过赔款变成了投资。

  欧洲为什么这么屈辱?军事、科技、经济上被美国全面碾压,连讨价还价的资本都没有。

  还不都是自己作的吗?如果你任凭诺基亚这样的僵尸企业四处拦路抢劫、Avanci这样的平台敲骨吸髓还自诩创新,诺基亚的历史就会是整个欧洲的写照。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