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中国电子)官方网站

专利代理人的年终总结:低垂的果实已被摘尽|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试玩游戏平台
电话

023-67505230

专利代理人的年终总结:低垂的果实已被摘尽

标签: 专利代理 2024-03-04 

  随着年龄的生长,每天占据所经历生命长度的比例越来越小,每年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小,而工作经历亦是如此。2023年平平无奇的度过导致其仅占据本人专利代理生涯的四分之一,如白驹过隙,倏然而逝。

  今年不出意外已经到在当前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下的收入天花板了,至少个税APP上计算税前已经超过天花板。这完全是拼体力换来的,相比上年是没有增加些许大脑资源啊。

  因此,目前的工作状态和收入表示我已经进入了舒适区,在服务客户、客户研发领域、客户要求以及工资薪资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到达S形成长曲线的顶部,上升趋势已然放缓。使得在2024年我应该迫切的寻找第二成长曲线,但是貌似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不愿意突破舒适区。

  至于说低垂的果实已被摘尽,是对于我而言在专利代理行业的知识获得难度要增加。一些基础的撰写、答审通、提公众意见及检索知识已经掌握,基本上达到60分,再继续就需要精研。

  例如现在这些知识基本上是通过考试专利代理人资格证及第一年的学习得到,每个人按照我的经历都可以达到这种程度,而接下来若向上攀登,则需要一定的悟性、时间和努力。

  按照我的理解,应该是对知识产权、专利的本质有自己的看法,并能够提炼输出知识体系,形成带有个人特点的知识理论。多耗费的脑细胞不是一点半点,在输入的知识上甚至都要选择那些让人头大的专业理论。另一方面,对于专利法及实施细则的掌握要更进一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仅关注不支持、不清楚、新创性等条款。

  当然,以上仅是针对理想情况中我是一个“合乎理性的人”,即“理性人”或者“经济人”来讲的。

  1.主要目标,新的一年还是以搞钱为主,目前快接近天花板了,希望2023年能达到。

  2.专业水平上,把重点放在检索。最好业务中专利分析、三方意见和无效的比例明显增加。

  4.专业知识输入上,聚焦在专业书籍和付费课程。起码要看5本书和2套PG电子模拟器 PG电子网站付费课程,其中5本书中有用的3本至少要看两遍以上。案例也不能放下,争取一周一个案例。专业知识输出上,主要还是案例、读书笔记、蹭热点和一些实务问题。最好视频输出,练一下口才。

  4.其他知识输入上,聚焦在专注力、深度工作和个人成长等心灵鸡汤类的书籍。至少15本书。

  这一年AI很火,chatgpt、Claude、Gemini、DALL-E、StableDiffusion、Midjourney之类的大模型取得了较大的关注。在交底书技术方案理解、说明书技术方案的推导、技术效果推理等方面也提供了很大帮助,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应用场景类创新的专利撰写能够明显提高效率。上述都是在没有泄露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进行的。

  2023年沉下来打工,没有跳槽之心,更能专注的处理业务。因为无论抱怨有多恨,心理抵触有多大,除了带来不愉快之外,可以说没有一点点好处。只能接受自身命运。

  专业水平上,把重点放在检索。最好业务中专利分析、三方意见和无效的比例明显增加

  检索过程中的生疏感被消除,已经形成个人的检索标准化作业流程。在检索的各个阶段出现的疑惑被一定程度上解决,能够熟练运用到各个业务中检索阶段。

  算是真正意义上接触多个FTO业务,对于检索阶段、特征对比和报告撰写各个阶段都有涉及,基本上是平常撰写、答审通、提无效等业务中细碎技能的抽离。

  提公众意见的业务也有一些,发现提公众意见比较提无效相比客户要求更宽松,当然价格也是不一样。或许提公众意见是客户监控到独权会覆盖他们的实际产品,首要目的是迫使专利权人限缩保护范围,次要目的是驳回该专利。而提无效时,由于经过了审查阶段,有一定的公信力背书,潜在里对举证、无效理由的逻辑以及技术发展的脉络(对比文件结合)要求更高。

  专利分析业务是最令人痛苦的一个,尤其是技术分支超多,覆盖范围很大,从检索到标引,再从数据分析到出报告耗费很长时间,至少这些时间做其他业务让我能多赚好几万。以后不想做专利分析了,净整点虚头八脑的东西。

  两套付费课程是已经看完。应该是三套课程,一套答审通,一套侵权,一套无效课程。看完感觉还可以吧,也没用的上。主要是春节期间以及春节后一个月的下班时间看完,到现在也忘得差不多了。

  至于5本专业书籍,很尴尬,没有看完。都是当工具书查阅着看,甚至没有买一本新书,全是之前买的书。关键是也没发现什么新书值得买的,世面上一些书也是净来点虚头八脑的。

  不过IPMS考试倒是捡起来了,可惜的是三门考试过了两门,浪费我一门的报名费。

  其他知识输入上,聚焦在专注力、深度工作和个人成长等心灵鸡汤类的书籍,看了几本,但是也没到15本,有一些书也是挑着看,因为有些章节实在是low。有一些号称新媒体时代的主理人发的快餐书大家应该看到过,大体就是一句名言配一个例子,比如世界永远不会辜负努力的人,小红大学毕业就来北漂…………。

  锻炼、英语、理财。体重没有更重,但是体质更虚了。英语又又又没坚持下来。理财方面我很满意,你不理财,财就不会离开你。

  24年如果没有冲击50万的机会,必然会回到二线城PG电子模拟器 PG电子网站市,离开北京。不会目前就是我人生收入的顶峰吧,难道出道即巅峰???

  1.身体。阳了之后,接连发烧好几次,已被烧废。明显感觉到底蕴不足,再耗就要折寿了。

  换句话说,即使继续留在北京,也没法保3争4,这在专利代理行业已经不是纯靠体力就怼上去的,要么是无缝切换专利律师(如果没有案子也比较难)。要么去甲方,而甲方给到这些薪资的就要求海内外,八年经验的管理岗位了。其他乙方工种的话差不多就是涉外或者更高端的客户,并且在更高的要求下保持同样的作业速度。至于升任合伙人或者去小所做管理,都不太现实,哈哈。

  3.专业知识输入上,聚焦在案例和专业书籍。我的学习时间基本上是早晨8点~9点,如果一忙或者有其他事情,学习时间就不能保证,比如写论文、或者撰写之外的业务。至于晚上的时间是留给工作之外,要不然我那IPMS考试是怎么来的。

  呼应下题目和开头,既然低垂的果实已被摘尽,只能付出更多的成本继续深入研究,并且日常面对任务时不应该首先想到困难、退缩和转行,我已经是一个能够满足复杂需求的、长大的老代理人了。

  以一个“理性人”的心理状态,不断催眠自己,我应该是一个乐于其中的知识产区精英,我有信心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专业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哈哈。

  日常工作中感觉专注状态还是不行,要严格执行番茄钟工作模式,提高单位时间的产出。

  5.其他知识输入上,继续聚焦在表达、沟通、专注力、深度工作和个人成长等心灵鸡汤类的书籍。至少5本书。把IPMS资格剩下的一门考过,说不定回到二线城市我还要靠它转行呢。最好把导游证考下来,纯兴趣,跟我下面表达能力的锻炼有关系。

  目前跟多人吃饭,我会下意识的回避对视,并且在说话过程中出现手足无措,姿势僵硬,面部表情管理不当等问题。。这TM不会真的像论坛里说的那样得病了吧。更可气的是,思博论坛里竟然有人说我是抑郁了,无语至极,抑郁那么明显的心理状态我能感受不出来吗。

  5.英语、理财。略,没报太大希望,主要英语没有反馈,没啥动力,先坚持背单词再说吧。你不理财,财就不会离开你,哈哈。

  2023年其实我的精力真的全部放在工作上,周末基本上都有加班,典型的卷王。

  2022年的问题依然存在,就是专注度和精力不够,每天玩手机时间过长(我现在按照番茄工作法干活,每半个小时玩5min手机)。导致我对每天各个时间段没有界限感,浑浑噩噩的。

  入行这几年,一直都是用收入倒逼对自己的各项要求,目前收入没有增长的希望,导致整个新年计划透露出一种颓废的态度。

推荐新闻